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您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

推动消费尽快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研究——现状、条件、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1-09-16

  
  课题负责人:
  胡国良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
  成 员:
  姚晓霞 、王树华、张超、李洁
  
  
  
  一、扩大消费需求的背景、现状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估
  (一)对江苏消费现状的评价
  1 、江苏消费率明显低于同等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 在人均 GDP为 7700美元左右水平时,日本( 1970年)、英国( 1970年)、意大利( 1970年)、韩国( 1990年)、墨西哥( 2004年)、俄罗斯( 2007年)、巴西( 2008年)消费率分别为 61%、 80%、 77%、 63.5%、 80%、 66.7%、 80.9%。与之相对应, 2009年,江苏消费率仅为 41.7%, 2010年为 41%- 42%,这一消费水平明显低于相同人均 GDP下的各国消费率。
  2 、江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欧美等国家的一半左右 。江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在于,江苏制造业规模上的优势和质量与结构上的低端均衡,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惯性动力,这种惯性动力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 、近十年,多次出现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但缺少内生均衡增长机制。 江苏经济增长缺少内在的均衡增长机制。凡是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年份,往往出现,通货紧缩、失业增加;凡是投资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时,则出现零售物价和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升,就业率上升,即所谓经济过热现象,江苏经济在冷与热之间频繁转换。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投资率的变动。
  4 、消费率底部区域形成,未来上升趋势明显。 自 2004年起,消费率稳中趋降,投资率稳中趋升; 41%构成江苏消费率的底部区域。近年来居民收入的增长并没有带来消费率的明显提升,说明影响消费率上升的原因除了收入等动态因素,还有结构、体制等存量因素。
  (二)江苏消费率持续走低的三大原因
  1 、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性。 其一,江苏从总体上看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苏南、苏中、苏北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差异性很大。其二,江苏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其三,重化工业产业结构导致钢铁、水泥等建材和化工工业发展迅猛。
  2 、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首先,近 20年来,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其次,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二是苏南、苏北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三是城乡内部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此外,城乡居民对未来收支预期不确定,降低了即期消费。
  3 、“低端制造业陷阱”引致“消费盆地” 。江苏传统的比较优势培育了“低端制造业陷阱”,而“低端制造业陷阱”又造就了“消费盆地”。
  二、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条件与机制
  (一)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条件
  条件一: 最终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应保持在: 45%— 60%;资本形成对国民经济贡献应该保持在: 38%— 44%;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国民经济贡献应保持在: 8%— 2%。
  条件二: 实现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推动力的最终消费率应保持在: 60%— 75%;投资率应保持在: 40%— 25%。
  条件三: 最终消费中居民个人消费所占比例 65%— 75%;政府消费占比 35%— 25%。
  (二)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产品结构升级与消费结构升级的互动机制。
  机制二:稳定经济增长和增加居民收入来扩大消费。
  机制三: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和提供充分就业来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
  机制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消费氛围。
  三、推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一)江苏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
  1 、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居民消费率。 江苏今后要通过主动扩大内需比例,相应降低投资比例路径提高居民消费率。
  2 、制定藏富于民政策,稳定收支预期。 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础上,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鼓励提高资本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在制度设计上鼓励城乡居民自主创业。
  3 、大力推进电子化商务,升级消费模式。 以电子化、信息化为手段,以网络化为平台,大力推进江苏信息化网络建设,提高消费模式。
  4 、改变社会财富过分向政府集中的分配体制。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好“三个集中”问题,关键是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5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降低中间资本投入。 在经济发展到发达阶段时,居民消费结构将由工业消费品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提供的住房、教育、旅游等服务类产品为主。
  (二)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政策建议
  1 、以落实 “收入倍增计划 ”为契机,完善居民收入分配政策。 、
  2 、以农村、农民为主要对象,健全落实扩大消费的财政政策。
  3 、建议扩大实施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试点。
  4 、以消费结构提档升级为突破口,创新消费领域的金融政策。
  5 、以食品安全法规建设为重点,积极营造和谐消费环境。
  6 、 释放房地产领域长期沉淀的资金。
  

          
 

相关信息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