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举办“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探索”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8-18
8月15日,“中国式现代化区域探索:地方样本与典型案例”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我院省级重点高端智库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主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经济报社、江苏华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协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尚庆飞,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及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李扬主持。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河北和江苏等地的经济与社会理论界著名专家学者及我院科研人员代表、区域院全体在职人员参加会议。

党委书记、院长尚庆飞致欢迎辞,对与会领导专家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各具特色的区域实践中落地生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的宏伟蓝图,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要求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江苏正着力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的新范式,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样本。希望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分享真知灼见,为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贡献智慧力量。

刘西忠代表江苏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对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开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探索,必须增强协同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协同,应当从追求速度、竞争导向的追赶型发展转向追求质量、合作取向的协调型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研究部主任韩克庆,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振,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原主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南京大学教授宋林飞,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林斐先后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政策发展”“以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发展共同体样本”“推进江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示范区建设”“创新驱动:安徽现代化实践的破局之路”等作主旨演讲。

韩克庆认为,社会政策包含了就业、教育、住房、社保、医疗、环保、社会救助等多方面,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其与经济政策同样重要,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我国社会政策需要关注城乡统筹、制度整合、财政投入、流动人口和“一老一小”的制度建设等关键议题,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实现。

王振认为,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长三角地区建设区域发展共同体,就是要以一体化发展模式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先行探路,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宋林飞认为,当前美国和中国处于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第一梯队,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为标志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正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从“跟随为主、引领为辅”向“引领为主、跟随为辅”转变,跨入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新历史阶段。

林斐认为,安徽曾是欠发达地区,通过创新驱动初步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安徽经验”。其核心在于突破依赖资源禀赋、低成本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依赖,转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产业升级发展思路。合肥的实践生动展现了创新战略迭代升级的成效。
在圆桌论坛环节,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吕永刚,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张秀梅,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李娜,福建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所副研究员郭莉等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江苏以及各省市的中国式现代化。
研讨会还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区域探索:地方样本”和“中国式现代化区域探索:典型案例”的分论坛,来自江苏省内及河南、河北、浙江、福建、山东等省份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以及省域、市域实践探索,江苏区域一体化之中的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浙江在世纪之交“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八八战略”等内容展开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