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8
8月7日上午,我院召开中央马工程项目“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典型案例研究”研究工作推进会。项目第一首席专家,党委书记、院长尚庆飞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月清主持,来自省社科联、省委党校、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单位的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会。
会上,科研处处长陈朋介绍了项目立项背景及课题研究要求,并提出研究建议。课题组成员先后就科技创新、强链补链、文化传承、社会治理、人文经济学等典型案例研究作交流发言。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许益军表示,该项目是贯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地方实践的重要纽带,对以江苏案例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意义深远。课题组应深入调研江苏在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联合相关单位梳理典型经验,确保案例既有江苏特色又具推广价值。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刘伟教授表示,要紧盯社会治理难点堵点,加强与基层治理一线联动,通过专题访谈、数据论证,形成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案例成果。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黄建伟教授表示,应重点走访街道社区,挖掘鲜活案例,强化跨学科分析,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椿梁教授表示,应深耕江苏文化传承实践,聚焦非遗活化、文旅融合等案例,结合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剖析文化传承与现代化的结合路径,确保研究有理论高度和实践温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黎峰研究员表示,应聚焦科技创新案例,深入走访高新区、科创企业,分析创新生态构建与技术突破的关联,加强数据梳理,总结江苏科创的制度优势与实践经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吕永刚研究员建议,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调研重点产业集群实践,解析协同发展机制,结合产能数据与企业案例,提炼江苏产业链升级的有效路径,确保研究务实管用。财贸所所长张立冬研究员建议调研江苏文旅、绿色发展中的人文实践,联动相关部门收集一手资料,分析人文因素对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形成有特色的案例报告。社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杜宇玮研究员认为,要关注科技创新中的社会政策支持,调研科技人才激励、成果转化等案例,加强多部门协同研究,提升案例的全面性与代表性。
在听取课题组成员交流后,尚庆飞指出,该项目是江苏服务国家战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的重要内容。为深入推进项目研究工作,一要立足江苏实践,深入挖掘具有首创性、差异性和示范性的典型案例,真实、立体、全面地反映中国式现代化在江苏的生动实践与创新突破。二要树立精品意识,形成高质量成果并及时报送,确保研究报告能彰显江苏特质。三要扎实有序推进研究工作,着手制定详细的成果报送计划表,尽快拿出案例模板及框架,提升研究效率与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