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院

林 海

发布时间:2011-03-25  来源:

基本资料

林海,男,汉族,1981年7月生,浙江定海人,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副研究员。最后学历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 兼任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江苏省法学会法理学与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法学会港澳台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比较法律文化、区域法治基础理论

简介

  公开出版著作及发表论文:    

  主要期刊论文: 

  《法律的正义性价值——从富勒的两则虚拟案例谈起》,《学海》2007年第5期。 

  《哈富论战、拉德布鲁赫公式及纳粹法制迷案——从历史视角透视理论问题》,《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春秋号合卷。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9年第 5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 6期摘载。 

  《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与法律调整机制的转型》,《学海》2010年第2期。 

  《“法律消亡”与“法律连续性”的理论关联——论富勒支持帕舒卡尼斯的原由及其限度》,《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2年秋季卷。 

  《以德治国:法治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学海》2015年第3期。 

  《“区域法治先行”概念基础与实践径路的再检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区域立法的程序价值、特征与创新原则》,《学海》2021年第6期。     

  译作: 

   []R.阿列克西:《为拉德布鲁赫公式辩护》,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7年第1期。   

  主持、承担、参与的科研项目: 

  2012年江苏省法学会法学研究青年项目《虚拟社会的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及其法治化研究》(课题编号:SFH2012C04),主持,已结项。 

  2014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推进法治先导区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4FXD010),主持,已结项。 

  2014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推进江苏法治先导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参与。 

  2016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江苏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突出问题和对策思路》,参与。 

  所获科研成果奖励:   

  《论借鉴境外反腐经验的原则与方法》,获2009年中纪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理论征文活动优秀奖。 

  《制度重构与公正廉洁司法——一种理论考察的视角》,获“2010年法治江苏建设高层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区域法治背景下的虚拟社会组织管理法治化》,获“2015年法治江苏建设高层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虚拟社会的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及其法治化研究》,获第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优秀奖。 

  《从“无人驾驶汽车”的挑战看“人工智能”影响社会治理架构的本质》,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联系方式: 

  E-mail: linhai@jsass.org.cn     

  通信地址:南京市建邺路 168号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 210004 

 

 

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