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机构设置 > 研究机构 > 经济研究所 > 研究成果

《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问题研究》课题的调研

发布时间:2014-04-08

  2014年3月28日上午,院长助理、经济学部主任、经济所所长吴先满研究员带领省发改委改革研究项目《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方维慰、李洁、张吨军、沈宏婷、徐春华和周莉雅等一行七人前往江苏省经信委调研,该委综合规划处、信息化处、产业投资处、中小企业局、研究室和研究所等相关处室的负责人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详细的座谈,为本课题的展开提供了有用的素材和信息,现将主要内容列举如下:
   (1)2013年,江苏工业的总体情况是:工业总产值位列全国第一,产业体系较为完整,其中医药、建材增长比较多,纺织、电子、冶金增长较慢。产业结构逐年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快于工业增长速度,品牌经济占30%,民营经济占52.7%。
  (2)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随着苏北、苏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苏南,相对差距趋于缩小,2013年苏南、苏中、苏北GDP增速分别为9.4%、12.8%和14.4%,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56%、21.7%和22.3%,表现为苏南比重趋于下降、苏中保持平稳、苏北趋于上升的态势。
  (3)在创新发展方面,江苏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区域综合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全国排名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但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还有待提升,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层次较低,创新难度大,大中型企业R&D投入只有2.3%,而国外达到5-6%,与广东相比品牌经济较弱,资源消耗大,环境承载率不高。
  (4)在信息化方面,江苏以智慧城市群为核心打造智慧江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3年江苏总体信息化水平排名第五,位于京、津、沪、浙之后;两化融合指数连续两年排名第一。但信息化对工业的引领作用还有待加强,宽带接入率只有6-7%。针对苏北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差的现状,下一步要将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促进互动融合发展。
  (5)在南北共建园区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飞地经济,二是南北挂钩,三是苏州工业园区模式,四是企业家自发模式。从现有产业转移的现状来看,政府要加大引领力度,纯粹依靠市场力量难度很大。

相关信息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